文 / 沙沫(李华飞)
谈到中国菜,范围其实有点太广,有南甜北咸,南米北面之不同,更有四大、八大菜系之区别等等。然而在迪拜,中餐还有更广阔的衍生,不仅有中国人做的中餐,还有印度人,巴基斯坦人,菲律宾人,美国人做的"中餐"。《三国演义》--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。如果把迪拜的中餐和"三国演义"放在一起,似乎不太好理解,但却非常有趣,待我慢慢道来。

> 印度中餐 <
有中国人的地方,必定有中餐,这是事实。中国和阿联酋在1984年1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,这意味着在这一天之前,阿联酋几乎没有常驻的中国人,即便是华人面孔,也是少量的香港籍,台湾籍,以及其他国家的华裔。
但令人惊奇的是,迪拜的第一家中餐厅早在1976年就开业了,并且还有一个非常闪亮而中国化的名字--金龙餐厅。然而这家中餐厅的老板并不是中国人,也不是其他国籍的华裔,而是一个地道的印度人,不过当年这家餐厅的厨师大多是印度华侨。这家印度人开的中餐厅,历经41年的岁月,地址几经变迁,老板也更换过几次,但至今仍然顽强地生存着。

1976年开始的全迪拜第一家中餐厅 - 金龙餐厅

1976年开始的全迪拜第一家中餐厅 - 金龙餐厅
为什么印度人会在迪拜开中餐厅呢?其一是因为迪拜的印度人特别多,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印度,中餐大放光彩。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印度的中餐。
据文献记载,第一个来到印度的华人名叫杨大钊,1778年他从广东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。今天的加尔各答华人都称他为"阿钊(Atchew)"或"大伯公"。印度的第一家中餐厅开业于85年前,也就是1932年左右,也是位于印度的加尔各答,汲取了中餐的烹饪手法和部分原料,辅以当地主产的原料和咖喱等香料。印度人在这样的中餐上品尝出了惊人的味道,随后中餐便在印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,也逐渐发展到印度其他城市。
然而在印度中餐中最为闪耀是一道神奇的菜 -- 满洲鸡(Manchurian Chicken),如今,去印度中餐馆,如果没有吃过满洲鸡,就仿佛是去了北京,没有吃北京烤鸭一样。

金龙餐厅的满洲鸡
满洲鸡与满洲并没有任何关系,翻遍全世界的菜谱中,只有印度中餐有满洲鸡。发明这道菜的是一个在印度的华裔厨师,名叫黄玉堂(Nelson Wang),于1975年创立满洲鸡这道名菜。他在做鸡肉时,用大蒜,生姜和绿色辣椒调味,但是放弃印度传统咖喱,取而代之的是用酱油,并放入玉米粉和鸡肉,一份稠不拉几的满洲鸡就诞生了。现在,满洲鸡已经成为满洲系,包括为素食者创立的满洲素菜,用菜花代替鸡肉等等。所以几乎所有印度中餐厅,都有这道神奇的招牌菜。不过每个印度中餐厅的做法和味道都五花八门,这也体现了印度人的风格。
正是由于中餐在印度的热捧,作为印度人的第二故乡迪拜,印度中餐很自然地有了市场。上面提到的金龙餐厅,老板就是印度几大富豪之一 -- K.M集团公司的老板。在他的带动下,印度中餐在迪拜越来越流行,几乎遍地开花,如今,很多印度巴基斯坦的餐厅里面,都能看到几个中国菜,自然就包括那道神奇的满洲鸡。
当然,你完全可以把印度中餐完全当做印度菜,只是挂了一个中餐的头衔而已。如今在迪拜印度中餐的数量,早已超过正宗中餐的数量。如果有一天,当你游走在印巴人群中,惊鸿一瞥地发现一家中餐厅,那么恭喜你,你应该是发现了传说中的印度中餐。
> 华人中餐 <
华人中餐指的是完全由华人经营的中餐厅。迪拜第一家华人中餐厅是开业于1977年的文华中餐厅,英文名字是Mandarin Chinese Restaurant,是来自香港的王先生所创办的,在当年发展迅速,于阿布扎比和沙迦均有分店,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,都相继关闭。
中华餐厅(China Palace Restaurant),位于迪拜老城区AL Ghurair Center,早于1980年便开业,于1981年转手给台湾的韩先生,由于韩先生经营有方,再加上当时正值迪拜各大购物中心的发展期,中华餐厅一下子便入驻各大商城的美食广场,主要以中餐快餐为主。基于迪拜不同购物中心所属的家族不同,为了方便合作,中华餐厅分别创立了三个不同的品牌 -- 中华餐厅(China Palace),熊猫餐厅(Panda Chinese)和蒙古烤肉,后来在韩先生第二代的营运下,又分别创立了日式快餐 "Umami鲜"和韩式快餐"Koryo高丽轩"这两个餐饮品牌。

迪拜各大商场现在都能看到chinese palace这个餐饮品牌
并且在2016年,中华餐厅还引进了台湾知名餐饮品牌,位列米其林名单的鼎泰丰,目前已经在迪拜开了两家分店。所以现在的中华餐厅,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迪拜最大的中餐集团。

中华餐厅引进的位于MOE的首家鼎泰丰,在迪拜生意非常火爆
目前现存中国大陆人开的最早的中餐厅是潇湘馆,于1992年开业。在潇湘馆之后几年,陆续出现了好几家中餐厅,比如丽丽中餐厅,东来顺中餐厅,新疆中餐厅,红房子中餐厅等,可惜除了潇湘馆和红房子还依然存在,其他几家中餐厅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。即便是依然健在的迪拜红房子餐厅,如今也已经退化成一家印度餐厅,虽然菜单中还保留了中餐,但是厨师已经是印度人。

迪拜潇湘馆餐厅

位于德拉UNION地铁站附近的红房子餐厅,如今已经沦落
其他华人圈比较知名的,并且还健在的老字号中餐厅里,按辈分排列,有1998年开业的贵宾楼中餐厅,1999年开业的御花园和2000年中餐厅,且御花园是第一家开在酒店里的华人中餐厅,还有2003年开业的中国海餐厅。

中国海餐厅在当年的华人圈名气很大
之后随着龙城的崛起,国际城出现了第一家中餐厅 -- 大明宫中餐厅。早期住在国际城的老迪拜应该都去过这家中餐厅,只是由于位置偏远(位于国际城CBD区域),随着国际城中国区中餐业的兴起,这家国际城首个中餐厅也不得不走向淘汰的命运。如今,迪拜国际城作为华人中餐的重地,已经有超过五十家中餐厅在此经营,是华人吃中餐的首选地区。

如今的国际城已经是响当当的中华美食街
另外提到华人中餐,一定不能忽略小尾羊火锅。迪拜第一家小尾羊火锅店是2005年12月在老城区德拉开业的,虽然从时间上看,资历不算最老,但是凭借独特的味道,在开业不久就出现了排队等号的情况。在当年,要吃一顿小尾羊火锅,常常会在门口等上一排长长的队伍,有时要等上一两个小时才能吃到。在小尾羊德拉店获得长足的发展后,小尾羊在整个阿联酋进行了扩张,到目前为止,小尾羊在整个阿联酋已经有9家连锁店。

德拉的小尾羊火锅,曾红极一时
华人中餐部分不得不提的还有一段隐藏剧情。那便是华人开的家庭餐馆,随着90年代末华人的大量入驻,就餐需求很大,因为开餐厅的经营成本很高,于是很多华人把自己家改造为餐厅,以地下的形式对外营业,风靡了好一阵子,基于偷偷出售猪肉和酒精饮料,不仅吸引了许多华人,还吸引了很多菲律宾人去就餐。但毕竟这属于违法行为,在政府的一次次清剿下,华人家庭餐馆已经落没,至今寻不到几家。
> 国际中餐 <
在印度人和华人之外,还有一些由其他外国人经营的中餐厅,我们统称为国际中餐。迪拜的国际中餐,主要还是以美式中餐和粤菜为主,主要经营地点为酒店和各大购物中心。
1983年,王朝中餐厅(Dynasty)在Bur Dubai的地标酒店Ramada Hotel正式开业,老板来自迪拜几大家族之一的AL Mulla家族。这是真正第一家开在酒店里面的中餐厅。目前酒店暂时关闭重修,待重新开业之时是否会保留王朝中餐厅,目前不得而知。

曾重新装修后的Dynasty
颐和园中餐厅(Summer Palace),于1987年2月在Metropolitan Hotel 开业,这家中餐厅曾经非常的火爆,一座难求,但因为迪拜运河的扩建计划,该酒店关闭重修,但新开的同名酒店并没有保留这家中餐厅,寿终正寝。
酒店中餐里,目前知名度比较大的,历史比较长的中餐厅,有香格里拉酒店的香宫,德拉Radisson Blue酒店里的China Club,还有Madinat jumeirah里的郑和中餐厅,基本都是走粤菜路线,也比较贴近华人口味。

迪拜香宫
PF Chang(华馆)中餐厅,是美式中餐的代表,由Al Shaya集团引进,在迪拜已经开了7家分店,很受西方人和阿拉伯人喜爱,但口味对于华人来说肯定属于非常不地道的。PF Chang在美国的知名度非常高,有专业化的团队运营,再加上门口的那两匹大白马和中国宫廷式的装修风格,很多外国人甚至以为这才是正宗的中餐。在知名美剧《生活大爆炸》中也常常提到了这家中餐厅。

迪拜的PF Chang

PF Chang里老外最爱的一道菜 - 酸甜虾
美式中餐最有代表性的两道菜是左宗棠鸡和李鸿章杂碎,左宗棠鸡是由湖南厨师彭长贵发明,就是凭借这道不算地道的湖南菜,让湖南菜在美国和粤菜两分天下。可惜我在迪拜没有找到左宗棠鸡,杂碎倒是有一家,位于Jumeirah Beach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,味道不敢恭维。
此外,国际中餐中还有一支菲律宾力量,来自菲律宾的中餐品牌超群(Chowking),在菲律宾人中也非常流行,其创始人是在菲律宾的华裔。

菲律宾人也是中餐的一大受众群体
印度中餐,华人中餐和国际中餐,这迪拜中餐界的三国演义,目前在迪拜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,从长远来看,几乎是不太可能出现相互兼并,只可能出现群雄割据,各自发展。
套用三国的概念,印度中餐基于数量上的优势,遍及迪拜各个社区的大街小巷,又拥有迪拜首家中餐厅,是三国中的魏国。
而华人中餐偏安一隅,主要分布在华人集中的地方,比如小小的国际城,居然就有超过五十家中餐厅,是三国中的蜀国。但华人中餐在面向外国群体上,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,不过现在从鼎泰丰的引进,小尾羊的扩张和开到老外地盘的龙腾轩餐厅来看,也有着很多外国食客,因此这一点也正在改善。

位于商务港老外地盘的龙腾轩中餐厅,环境很棒,荣获外国评选机构评为2019迪拜最佳中餐厅
国际中餐则占领着富裕的各大商场和酒店,依靠强大的投资管理,占领着迪拜中高端中餐市场,就像三国的东吴占领着富饶的江南地区一样。
迪拜中餐发展的大致时间表1976年,金龙中餐厅开业。(神奇般还存在)1977年,文华中餐厅开业。(已经关闭)1980年,中华餐厅开业。(已经形成中华餐厅集团)1983年,时代中餐厅开业。(已经关闭)1987年,颐和园中餐厅开业。(已经关闭)1992年,潇湘馆开业。(现存的大陆人开的最早的中餐厅)1999年,贵宾楼中餐厅开业。1999年,2000年中餐厅开业。2003年,中国海中餐厅开业。2005年,小尾羊火锅开业。2005年,国际城大明宫中餐厅开业。(具体开业时间不明,现已经关闭)。2008年,国际城中国区第一家中餐厅兰州拉面开业。2011年,迪拜第一家米其林中餐厅Hakksam客家人在迪拜酋长大厦开业。
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
作者介绍
李华飞,笔名沙沫,职业中医医生。一手拿针,一手拿笔,经常流连于迪拜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。资深迪拜人,对文化与历史有着浓厚兴趣,迪拜生活超过15年,著有纪实小说《迪拜,我的一千零一夜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