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没有如织的人潮,少了闹市的喧嚣,翔安比起思明来,总是更加安静。这片厦门岛外的广阔土地,因着这些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师生和灯火通明的实验室,总是散发着科学和理性的光辉。

但回到“吃”的问题上,哪怕这里天高云淡,清净安宁,也能管饱你最不安分的口胃。

“要不要去东门?”
你时常在下课时热闹的教室里、走廊上,捕捉到这个简单问句。这个的问句,是翔安的莘莘学子心照不宣的默契——“研究”美食,理所当然成为改善生活的最直接的方式。与本部的西村校门遥相呼应,翔安东门外美食佳肴亦齐聚一堂。

两层的商铺笼络了这附近最多元的美味。永远沸腾的麻辣烫和香飘四溢的香锅火锅,自然成为无辣不欢的各位小主们虎视眈眈的对象,可以自由选择的辣度,又解决了你吃不了辣又想尝试的后顾之忧。

面包饮品店里好像永远散发着新鲜出炉的黄油麦香,还融合着浓稠馥郁的奶香。用一杯茶来暖暖手心,买一袋甚至还有点热乎的烘焙面包,准备做明天早八的幸福干粮……生活的诗意便如同这些店面里暖黄色灯光一般蔓延开来。

也许你有时并不想规规矩矩的吃饭,那就请把目光投向紧挨着商铺的流动摊位。水果摊上各色的新鲜水果水分十足,卖煎饼果子的大婶动作娴熟而优美,寿司摊的饭团里可以加任何你喜欢的配菜,油喷喷的炒饭裹着香味在整一条街流淌……

似乎一切能想到的街边美食,在这里都能被找到。因而每到出摊的时间,背着书包的学生和附近的居民,给这条平日里没什么人气的街道,迅速带来了充满有滋有味的喧嚣。老板们兴致高涨的吆喝声不绝于耳,他们热切的招呼着每一个过路人,也用着朴实的微笑关照着每一位驻足的顾客。

伴随着星空幕帘的完全落下,烧烤摊和大排档迎来一天中的黄金时刻。那些久未勾搭的老乡团伙、或是刚从实验室出来的科研分队,总之就是拉上三五好友,围坐在桌子旁,谈天说地。即使没有“湘江北去”,也无妨“恰同学少年”,“挥斥方遒”。这一点倒是安之四海皆适用的。

如果嫌东门离宿舍太远,那么二期食堂的三楼一定也能解决“大饱口福”的需要。“常常见面”是十足的四川风味,每到饭点人潮涌动。冬天的一碗抄手、夏天的一份凉面,这里许多四川当地的特色甜点,不仅慰藉了川蜀学生们的乡愁,也解了五湖四海的馋。

新开的转转乐火锅有贴心的清真风味,也有不少的特色海鲜、川味火锅店,所有学生们想吃火锅的心愿在这里统统可以实现。快餐店带来的是啤酒和炸鸡的恣意,虽没有初雪,也吃得满足……

翔安校园还很年轻,学生街陪伴着它一同成长,也将陪伴着一代代莘莘学子的成长。这条充满味道的路,总有些独特之处。你会不知道,有“多少人曾在这里停留,又从这里出发”,你也不会料到,这里或许藏着“自己最好的四年”。

多年后,当毕业的你回来叙旧翔安时光,怀念曾经远离尘嚣的朴素生活时,这里或许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,但唇齿留香的味道你会记得。美食不会一成不变,但记忆会定格成一份寄托。那个张扬着笑脸、兴致勃勃的在小吃摊边逗留观望的少年,模样肯定像足了当年的你。

从《厦大学生街:这里的青春很清新》唤起老一代厦大人的精神共鸣,到《海韵学生街:夜的温度刚刚好》用美食致敬学生公寓时光,再到今天的来自大翔安的深夜诱惑。
细数这些厦大学生街,各有各的味道,各有各的情怀,小夏相信它们无论怎样变迁,都会是属于所有厦大人的一份美好。
或许可以做一期马校学生街
你觉得呢~
厦门大学
文:覃钰涵、马梦伶
图:毛林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