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前:
2022如何向前进向未来?
市政府工作报告直面问题,指出需求恢复有所放缓,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,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;
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,科技、产业、金融良性循环尚未形成;
产业发展能级整体不高,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有待提升;
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在软硬联通上仍有堵点卡点
……
面对这些问题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2发展必须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在战略上更加主动、战术上更加精准,注重稳定经济大盘、稳住社会大局,注重融入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2022重庆企业、区县政府将如何出招,实现“稳中求进”?经济专家围绕“稳”字有何良策?
2022重庆两会期间,上游新闻将连续3天推出系列报道《稳中求进2022》,将围绕“企业亮剑”、“区县出招”、“专家献策”三个方面,详解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▲市政协委员、重庆菜香源集团董事长余斌
2021年,餐饮行业跌宕起伏。
这一年,在行业竞争白热化、疫情零星反扑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,有人收缩,有人转型,有人黯然离场,就连业界“老大哥”海底捞也不得不断腕关店。
在这一年,也有企业获得资本青睐,逆势开店扩张;有企业在困境中谋求新生,探索出发展新路径。统计部门数据显示,2021年前三季度,重庆餐饮收入完成1526.33亿元,同比增长37.2%,两年平均增长13.4%。
那么,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,重庆餐饮企业又是如何创变求增长的?还有哪些难题待解?未来发展机遇又何在?
2022重庆两会期间,上游新闻记者对市政协委员、重庆菜香源集团董事长余斌进行了专访,来听听他怎么说。
竞争白热化
细分市场走出新路径
在余斌看来,2021年疫情零星反扑,餐饮企业的复苏之路屡屡被打断,对行业来说肯定有影响。但这背后,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行业本身的变革,包括竞争加剧、大众消费习惯的调整等。
如何在行业高度同质化竞争下探索出一条新路径?余斌说,菜香源的做法是:改变发展方式,瞄准细分市场走精品化、多品牌路线。
为此,菜香源关闭了部分效益较差的店面,转而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开拓精品店。例如,去年投资3000万元对首坐公馆进行升级改造,融入传统文化特色,使其不仅是一家餐厅,更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承地。据他介绍,首坐公馆已连续五年入围“黑珍珠”餐厅。
▲首坐公馆
目前,菜香源旗下已拥有菜香源、首坐公馆、十八梯火锅、醉湖美宴、舌尖记忆融合中餐、舌尖记忆重庆火锅、上野横町烧肉、“态牛鲜货”潮汕牛肉火锅店等16个餐饮品牌。
“多品牌瞄准不同市场,更加精准,抗风险能力也更强。”余斌举例介绍,2021年,菜香源旗下首坐公馆、十八梯火锅营收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,平日就餐都需要提前预订;舌尖记忆重庆火锅开到了澳大利亚,还带动了火锅底料的海外销售;团餐贡献了企业30%以上的营收……
也就是说,差异化多品牌的模式,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人员流失
股份制改革稳团队
在余斌看来,无论哪个行业,创新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例如在新产品上下功夫,菜香源特有的手工大汤圆、夹沙肉等成为了畅销菜品;在服务上下功夫,旗下品牌积极拥抱互联网,开通了全线外卖和配送服务,如舌尖记忆重庆火锅,就将火锅底料、油碟、汤料、菜品统一包装进行外送。
同时,菜香源还瞄准私人订制,厨师、服务人员进行上门服务。2021年,首坐公馆提供私人宴定制服务超过70余场次。
管理创新方面,菜香源率先在餐饮行业实现股份制改造,让骨干员工、优秀员工、老员工持有公司股份,定期分红、共享企业发展成果。
抢抓机遇
把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契机
谈到未来餐饮行业的发展,余斌坦言,困难依然不小,不仅要活下来,还要活得好,仍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。
余斌表示,总的来看,重庆的精品化和特色化的餐饮店还比较欠缺。下一步,菜香源就计划嫁接国际餐饮资源,引入一些特色精品店,或者是共同打造对标米其林、黑珍珠标准的星级餐厅,丰富重庆的餐饮体系。“日本寿司可以评米其林星级,重庆小面为何不可?”
▲菜香源特色大汤圆
对于广大中小微餐饮企业而言,余斌则建议,越是困难,越是需要练内功、上水平的时候,企业要在改革商业模式、优化组织架构、增强内部治理效能、做好食品安全上下功夫,机会来了才抓得住。同时,一定要回归到餐饮本身,走出特色化,做小而精的生意。
上游新闻记者 孙琼英
声明:该作品系网友上传发布。九州醉餐饮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如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反馈通道提交信息,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。
【反馈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