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品牌、菜谱、食材
首页 > 餐饮资讯 > 拆解车间 | 深析「新烧烤 」模式经营的关键要素

拆解车间 | 深析「新烧烤 」模式经营的关键要素

2023.09.14网友投稿我要提问我要投稿

以创业的视角,拆解生意的关键要素

温馨提示:本文字数4k

作者丨晓雪

编辑 | 朱迪

目录

一、烧烤行业现状

二、喜姐、夸父炸串经营的关键要素有哪些?

虽然疫情反复,但烧烤品类在我国餐饮业却逆势增长,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火锅的第二大品类,撑起了高达2000多亿的市场规模。在烧烤行业“有品类,无品牌”的现状之下,喜姐、夸父炸串以互联网和数字化思维重做烧烤,飞速扩张。他们的做法能给到创业者什么样的启发?这种模式是否能在三四线城市复制?

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数字化思维之下的烧烤行业。

01 烧烤行业现状

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,增速排名第一

据《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》显示,2020年,餐饮业其它品类的体量降幅在20%~30%,但烧烤品类逆势增长,增速在所有品类中排名第一。全国烧烤的市场规模已超2200亿,近几年还在疯狂增长。2021年,美团和大众点评的搜索数据显示,烤肉的搜索量增幅一度高达30.2%,位列全部关键词之首。

产业链:下游分散,有品类无品牌

烧烤行业上游为烤串必备的原材料。主要有牛羊肉、鸡肉、五花肉等。随着烤串品类增多以及“万物皆可烤” 的趋势,烤串的原材料逐步延伸到了蔬菜、海鲜、面点类产品。此外还包括烤串的配料,如孜然、辣椒、酱料等,以及搭配烧烤的酒水类,串烤串的竹签等。

中游主要为烧烤加工厂、速冻食品厂等。近几年,一些连锁品牌开始自建供应链和加工厂。比如酒拾烤肉、木屋烧烤等都建立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厂,食材、调料包都是由仓储配送中心统一配送,很多速冻米面企业也纷纷布局烧烤品类。如安井、通惠、合口味、金城食品、声旺食品、天成面点等,都推出了奶香小馒头产品。一些速冻米面企业也推出了如米糕、年糕、南瓜饼、芝麻球、面筋串半成品等,如河南百年一通食品有限公司、河南黄锦立食品有限公司、内黄县三瑞冷冻厂。千味央厨打造千味央厨夜市系列美食图鉴,将油条、小面筋等产品,与夜市烧烤、炸串等消费场景结合。

下游则是形形色色的烧烤门店,布局分散。窄门餐眼数据显示,目前烧烤行业规模比较大的品牌有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,门店数量为1105家,喜姐炸串1115家,紧随其后的夸父炸串702家,疯狂烤翅618家门店,串意十足烧烤有603家,其余大部分品牌规模大都不到500家,一两百家居多。

烧烤按烹饪方式,大致分为烤串和烤肉两类。烧烤尤其是烤串具有普适性,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消费群体,南北差异不大,也无需进行受众教育。尤其羊肉、牛肉、鸡肉和五花肉等都是高频消费单品。烧烤行业发展到现在,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:

▲来源:极深研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
02 喜姐、夸父炸串经营的关键要素有哪些?

观察烧烤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,烧烤逐步从粗放型向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。早期,一些日韩品牌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烧烤市场,自2013年起,以木屋烧烤、很久以前羊肉串、丰茂烧烤等诞生,这些品牌自建供应链,不断扩张,开启了烧烤的连锁化、品牌化道路。但大都是100平米以上的大店为主,注重场景化营造,以烧烤 的模式运营,比如烧烤与火锅、酒吧、餐饮、茶饮等餐饮品类结合,拓展客群的消费场景。

但近两年,烧烤行业在更细分的品类“炸串”上,又跑出了不少头部品牌,追求“快速、高效”,瞄准Z世代的年轻人,结合互联网思维,做了很多创新。比如喜姐和夸父炸串就非常有代表性。

“小而美”成为小吃降本增效的运营密码

“小”指门店面积小,投资规模小,对于创业来说,门槛更低,经营模式更灵活。喜姐和夸父都从“绝味”中获得灵感,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小店经营模式。

喜姐的创始人从绝味、正新、蜜雪冰城上看到了万店基因:结构复杂,出口简单。比如绝味一个人就能开,正新鸡排全时段经营。这启发他将餐饮与零售相结合,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。所以喜姐炸串的路线是,直接把堂食变走食,“强制性”增强消费者的流动速度,既节省服务成本,又方便管理,还降低了房租成本。第一家喜姐炸串店面积只有9平米,却在2019年国庆节期间,做到了日流水7万。

小店面要获得高销售额,选址就变得非常重要。王宽宽表示,选址就是选客流,地标就是流量的入口。喜姐的第一家店就选在了“亚洲第一商圈”南京新街口。喜姐对加盟商也提出了选址要求:必须是整个城市最核心的位置,要占据城市的制高点,一亮相就是C位。

能做到如此高的流水,高效率就是保障。店面运营过程中,喜姐几乎全部围绕“效率”进行。

抓住休闲小吃的“上瘾性”核心,喜姐的产品从辣条中获得灵感,打造出容易上瘾的“甜辣”口感,让消费者吃了还想吃,复购率就上去了。大多品类的炸串以刷酱为主,最大的问题就是汁液到处流,局限了走食和外卖,针对这一点,王宽宽采用撒面工艺,走食的问题解决了,撒的辣椒面、孜然又具备口味成瘾性。

▲来源:摄图网

喜姐在产品上,砍掉了所有的绿叶菜,90%产品为牛肉、鸡肉等肉食产品。这样就能保证肉食利润和货值更高,冷链配送成本降低,同时提升人工效率,相比于生鲜产品,肉食可做全配供应链。

售卖的形式决定了用餐效率。顾客自选模式,耗时更长,顾客选择的量少,还会拉低客单,这促使喜姐创造出了炸串论“把”售卖模式,直接10或15元10串‌‌,提升了客单价和运营效率。此外还梳理出TOP6爆款产品,写在门头的灯箱上,提高了点单效率和进店率。

此外,在出单操作上实现了标准化,将一单控制在90秒。比如喜姐的每家店都配有机器穿串设备,极大地提高了穿串效率。炸串的时间、涮调料都有统一标准,还研发了九宫格炸炉,并严格规定每一款单品的炸制时间,保证了出餐效率。在10平米的厨房动线设计中,从锅的高度到操作台的位置摆放都经过调整,尽量让员工平移操作,降低疲劳度,提高效率。

夸父的创始人袁泽陆也坚持“小门店,大连锁,全供应链”的理念。他反思之前的西少爷肉夹馍模式,认为相比大店模型,30平以下的店,无论利润还是可控性,都更具优势。

所以夸父炸串也追求快和效率。选品上,特意选择了“串小,容易做走食”的乐山炸串。用独创药草卤油,让炸串产生复合口感,其官网显示,夸父投入10几万元研发油,占了开业前资金投入的10%左右。巨额投资也获得了回报,独特的口味使其复购率高达50%-60%。

为了提高效率,夸父30%的产品是提前加工的半熟型,节省“炸”的时间,还依据不同的菜品形状来加大受热面积,提高效率。串品缩减到26种,只有4种现穿的串,其他均为供应链提供,省去穿串品时间。而且减少SKU数量,也减少顾客的选择时间,降低了门店的存储难度。夸父炸串数据显示,20平米的小店就能1天卖1万元。

除了正常串品之外,夸父还推出了布袋馍、网红小食、自制饮品等品类,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,这样做也促使炸串的功能实现从小吃到主食的转变,进一步提高客单。数据显示,其门店3个月内复购率50%,街边店超过60%。

完善的供应链体系,是实现万店扩张的保障

能实现如此高的出品效率,必然离不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。喜姐的创始人王宽宽曾总结出百城万店的品类基因:结构复杂、出口简单。结构复杂,是指后台链条虽复杂但能被供应链全套优化,或者能做到供应链全配。内部结构复杂的部分由公司来完成,打包封装好后统一输出给门店,门店完全无需操心产品制作,降低复杂度,提升效率。出口简单 ,是指前端门店操作简单,不需太繁琐的流程与经营能力。产品简单易操作,从运营上解决20~30%的效率问题。

▲来源:摄图网

喜姐已经搭建了自有供应链体系,实现了“源头直采,精准对接”。目前在全国有八大仓储配送中心,覆盖304座城市,供应链体系可以实现进货、穿串、冷鲜运输一体化。目前所有菜品,包括串品、秘制卤油、臭豆腐的酱汁,都坚持全链条配送,让门店可以“傻瓜式”经营。

此外,中央厨房统一处理、穿串,也极大降低了毛菜出成率的损失、省掉了门店人工制作环节的成本,保证了菜品规格和炸制出品在时间和品质上的一致性,使单店坪效翻倍。也为加盟商节省了大量人工费及整个后厨面积,保证了食材的品质稳定性。

而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一开始就洞察到,街头炸串不再流行的原因是“供应链断了”,所以他在开第一家店之前,“就把供应链全部搞定”。夸父与百胜 & 绝配供应链合作,目前已建立了1个大全国储运中心,8大区域中心仓,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。还自建供应链和加工厂,如肉类原料来自国内头部供应商,由第三方工厂生产加工,再运送到全国四个物流中心,每周一次配送到各家门店,门店仅需炸制等极简操作。实现了仓储物流一体化,提升了加盟商的整体毛利。夸父还一直探索DTC(直接面向消费者)模式,对加盟商和门店实施“零加价”,即除了工厂出厂成本和仓配物流成本,不额外增加毛利。这一模式可进一步降低门店成本,让门店能够更赚钱。

低加盟门槛,加快万店扩张的速度

有了完善的供应链保障,喜姐和夸父在践行万店扩张模式时,都给到了加盟商极低的门槛和极大的支持。比如喜姐官网显示,30平米即可开店,不需要单独的后厨,将店内面积运用到极致。人工成本极低,3人即可开店,无需多余的人工费用。加盟商利润可高达60%左右。喜姐的成功经验都可复制。供应链全配,标准化运营,降低门店业务复杂度。

▲来源:喜姐炸串网站据极深研几整理

夸父炸串加盟投资费用在5~15万左右,大概10个月回本。如夸父官网显示加盟商何先生的案例。在北京面积16平的商场店,标配3名员工,其2021年5月的营业额达到了14万,生意好的话,一天能做到1.5万的营业额。

数字化管理驱动运营增长

互联网出身,从事餐饮行业近10年的袁泽陆认为“先有数字化才有万店”。他认为,数字化的本质是“数据驱动运营增长”。因此,从一开始夸父就在数字化上不停投入和探索,包括智能订货、智能巡店、在线企业大学、扫码点餐小程序、会员系统等。还上线了点餐小程序,已有十几万注册会员。

夸父的数字化系统,可以让加盟商每天实时了解店铺的销售额,每笔订单的情况和来源。每天多少单堂食多少单外卖等,都可以在手机上实时看到。同时,夸父的智能监控系统,还可以随时知道店铺里发生的事情,方便监管员工。

夸父炸串的选品也基于数据驱动。创始团队通过点评、外卖、电商等多个维度收集全网串品销售大数据,选出第一批30种串品,然后再根据季度数据分析进行末位淘汰更新,每个季度会淘汰2~3款长尾产品。比如大众平均接受度最高的排名分别是鸡肉、鱼豆腐、土豆片、盐酥鸡,这就是大数据测算获得的。

完成A轮融资之后,王宽宽也表示,要大力投资公司的供应链升级、营运中台和数字化系统的建设。

互联网思维助力“高效低本”营销

之前餐饮店大都通过砸大量的营销费来增加品牌曝光度,而喜姐和夸父的店铺营销上,则更多地运用互联网思维,通过产品本身的设计,让用户实现自传播。

王宽宽认为,店铺经营最重要的就是传播成本和顾客记忆成本。所以他给品牌取了人名,简单易记易传播,还有人的温度,能调动用户的情绪价值。喜姐第一家店效益不好,分析之后,营销出身的王宽宽对门头做了8次修改,这个动作促使店铺日营业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,翻了整整10倍。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,特意将门面后退2米,客流也相应得到提升。店铺门头24小时不关灯,充分利用市中心的“广告位”。

▲来源:喜姐炸串官网

紧紧抓住95后年轻人求新、求变的心态,王宽宽请专业设计师将产品包装设计成国潮范,引发顾客自发传播,其中大众点评上的一条顾客评论,有200万的阅读量,相当于300多万的广告费。

▲来源:夸父炸串网站

夸父炸串也采取了类似的营销方式。将营销元素融入店面的装修和产品的包装里,通过文案和视觉引发消费者自传播。比如为了方便顾客走食,包装上故意露出10cm签子直接让消费者做流动宣传。明确标注“学生以及毕业20年之内,都享受前10串免费的优惠”来吸引顾客。新店开业会还推出“免费试吃”活动。郑州大卫城店由于选址失误,原始流量不多,但靠试吃吸引了不少用户,一个月卖了28万。

同时还在大众点评上打榜营销。比如北京簋街地下一层的“乐山小吃”门店,虽然选址一般,但通过大众点评营销,开业2个月后,月销售额达到了40万。

结语:在租金、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现状之下,喜姐和夸父拥抱小门店的做法,极大地降低了风险,提高了效率,同时通过“大供应链 数字化 品牌化”共同发力,赋予了小吃品类“万店基因”,这些都给新晋创业者提供了一条新思路,考虑小吃赛道的创业者们,值得一试。

参考资料:

夸父烤串官网

喜姐烤串官网

(文章仅基于行业拆解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)

声明:该作品系网友上传发布。九州醉餐饮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如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反馈通道提交信息,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。【反馈】

创业经验

快速提问,获得解答

我要提问